“草原上的人民大会堂”
一、工程名称: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暨内蒙古七十年大庆会场蒙古包群落工程。
二、工程建设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乡野马图“万亩草场”。
三、项目背景介绍:首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 定于2015年10月上旬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博览会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本项工程作为博览会的会场,也是2017年内蒙古七十年大庆的会场。
四、工程项目技术参数:
本项工程占地面积95亩,主要功能区域及参数如下:
1、蒙古包:
(1)主包1个:建筑面积:4865.2㎡(含厨房)。
多功能模式设计:
包括宴会功能、会议功能、展览功能区域以及厨房。
(2)中包2个:建筑面积:855.3㎡×2 = 1710.6㎡
多功能模式设计:
宴会功能、会议功能、会见功能、展览功能。
(3)小包6个:建筑面积:130.6㎡ ×6 =783.6㎡
多功能模式设计:
宴会功能、会议功能、会见功能。
2、配套设施:
(1)1个设备包:建筑面积855.3㎡
(2)1个员工宿舍包:建筑面积615.8㎡
(3)1个冷库包:建筑面积532.8㎡
3、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9363.3㎡ 。
文化寓意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蒙古包作为一个标志性建筑符号早已成为草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蒙古包群落,承袭了历史上部落营地蒙古包的布局风格,经过现代工艺的打造,规模上气势恢弘,功能上配套完善,材料设计上环保生态、可持续性美观的完美结合。
民族文化独特性、美观性设计:外建筑采用蒙古传统毛毡装饰、内部采用传统蒙古包中的套瑙、乌尼、幔头刺绣的工艺、哈那等建筑语言的基础上,点缀蒙古银饰工艺的雕花构件。装饰以蒙古细密画、蒙古头饰的图案,银雕花加松石的工艺作品,体现游牧民族生活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及制作工艺的精湛。
环保生态创意设计:蒙古包群落项目选址在城市外的草原上,外景观、建筑与草原环境融为一体,采用木栈道进入园区,不设计停车场和水泥路面保护草原环境生态。
低碳可持续性创意:室内采用草坪加溪流、微景观设计营造蒙古草原生态自然景观,墙面哈那的设计背衬仿毛的布艺装饰,入口两侧是模拟草原景观的油画与草原微地形相呼应,实现绿色低碳设计,可持续性的创意。
前瞻科技时尚设计: 室内天花设计采用张拉膜内打多模式智能控制LED灯光的技术,优点是可以根据不同功能的使用模式,确定灯光的变化产生不同光气氛环境,采用环渐变的模式把灯光、空调、消费、烟感、背景音乐等设备设施的功能点位设计到造型里面。
实用性功能性设计:按照人性化情感设计满足多功能性多模式的设计,接待大型宴会、举办主题展览活动、会议演出等和配套的功能设计。设计的创意来源于生活,从民族服装到民族头饰,从生产环境到生活习惯,每一项材料选择、每一个细节的把握,我们力求精益求精,还原生活的基础上提升艺术品质,在满足目前使用要求的情况下,设计中认真考虑整体布局,合理化延伸未来的使用功能成为内蒙古建筑文化的新典范。
设计说明:
尊重蒙古草原13世纪的蒙古大营布局建筑形式,采用创新的施工技术、新的建筑材料,打造能接待宴会、演出、会议、展览展示的多功能,体现草原游牧民族、自然生态文化的蒙古包群落。内部设计理念从“蒙古人的一天“做事展开设计,采用蒙古民族独特的细密画创新的书法作品设计到入门厅到大帐内部、卫生间等功能空间。达到室内的空间,有文化故事、有生命、有历史过程,可以和客人对话的空间设计。
设计第一要满足中国-蒙古国博览会暨内蒙古自治区七十年大庆活动大会的使用功能,第二要考虑活动大会以外的蒙古包群落的使用功能用途,考虑万亩草原等总体规划配套功能使用,可以接待宴会、演出、会议、展览展示的多功能的蒙古包群落。
材料设计:
在草原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中寻找灵感,从服装上刺绣工艺、手饰品、头饰品、松石装饰、錾银用品工艺中提取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天花套瑙、乌尼杆上金银雕花构件、松石装饰、人造毛的使用。墙面哈那金银构件的使用,仿刺绣的幔头流苏的设计。地面是蒙古游牧民族纹样创新的装饰,空间内的蒙古游牧元素创新时尚,同时陈设有游牧文化的家具、灯具、饰品陈设的设计。